12/08/2009

書到用時好好用,話到用時方恨……

「行為學習」:以奬勵或懲罰的方式,使學生「做或者停止做」某個行為,例如「測驗一百分送糖果」、「遲到罰企」。多次重複整個過程,讓學生「建立或戒除」某個習慣。成功的「行為學習」,應該在停止奬勵或懲罰之後,該學生仍然繼續行為良好。若在停止奬勵或懲罰之後,該學生行為打回原形,那只算是「行為管理」而非「行為學習」。「行為管理」有如違例泊車抄牌,哪裡抄得嚴就哪裡少違規,反之亦然,且無日無之。

「動機學習」:以說明動機、分析利弊為教學手段,讓學生明白「做好一件事」本身的重要性,藉以鼓勵學生自動自覺、先苦後甜、計劃長遠。

***

今天考DELF口試。

我本來挺緊張的,誰知收到這樣的試題:「有學校用獎品鼓勵學生交齊功課、遵守紀律。但亦有教師不以為然,認為應以「做對一件事」所得的滿足感鼓勵學生進步。」噢,多麼似曾相識的題目,我腦中即時想起「行為教育」、「正增強」、「動機教育」等等教育心理學的詞彙,正是我曾經學習過的功課題目,當堂「坐定粒六」(嘴角可能還有一絲奸笑)。在三十分鐘的預備時間之內,洋洋灑灑寫下「高見」,盡量把所有關鍵詞語寫出來。預備時間過去,考官進來帶我到另一個房間。我們在走廊上還寒暄幾句,心情更見輕鬆。

誰知口試一開始,遣詞造句生硬到不得了,更不用說要表達學術性字眼。例如我想說「以奬品誘使學生做出目標行為」的時候張口結舌,不懂怎樣翻譯「目標」和「行為」。我又覺得「目標行為」本身太學術性,一般口頭交流應用更淺白的字替代。那麼我嘗試用簡單的方式說同一句話:「給那個學生一些奬品,叫他做正確的事」,可是這句話說到盡頭又再碰釘,不懂怎樣表達「事」……法文的「事」跟英文和中文的「事」,可真不是「同一回事」!

考官「辛苦」的表情越趨頻繁,就像聽到初學者拉小提琴一樣,我知道考試成績好極有限。

之後問嘉露考得好不好,她說考官稱讚她說得不錯!其實我跟她在口語方面的練習量差不多,她甚至不喜歡跟我練習口語,說我會「污染」她的法文。為甚麼我們的會話能力會有這天淵之別?老師曾對我說,我的語言學習模式屬於「思考型」,跟嘉露的「模仿型」剛剛相反。這不是男孩女孩的問題,只是我比較喜歡把事物理論化罷了,兩類型也沒有所謂好壞、而且可以並行不悖。不過我想,學習外語跟學習母語一樣,一開始以「牙牙學語」的方式模仿另一個說話流利的人,可能容易習得語感和韻律。

我們在嬰孩時代就是從模仿中學說話、學畫畫,學寫字。我努力思索:我的「模仿力」到底跑到哪裡去了?我想,從小學到中學,當同學「生鬼地」模仿老師和别的同學的小動作、口頭蟬的時候,我雖然在一旁笑著和應,但自己就不會這樣做。可能我總覺得有點不道德吧(雖然喜劇本來就是模仿大人物的小動作,讓觀眾取笑一番,宣泄社會壓力),因此我錯過了這一個長年累月的訓練 。我甚至認為我記憶力差和對人不夠細心,也是跟模仿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為「觀察」同時是「模仿」和「記憶」的先決。我大膽斷言,一個人如常常模仿別人小動作、說人是非、提起別人N年前「瘀事」還可以繪影繪聲,那人的觀察力一定差不到哪裡。

***

我忽然覺得今天的考試題目--「行為學習」和「動機學習」,與我的口齒不靈、反應遲鈍息息相關。也許我小時候太缺乏「行為學習」的訓練。我媽媽總是對我兩兄弟循循善誘,教曉我們「做好事」的價值。我們做錯事的時候,她總是「先禮後兵」,多次警告無效才用衣架侍候(衣架在兵器譜排名十大以外)。她也甚少以玩具作為交易和談判的手段。所以比較聽話的我,完全由「動機學習」訓練而成,做每一件事都符合父母所定義的「善」。

弟弟比較反叛,「曉以大義」無效,「威逼利誘」萬靈。最神奇的一次,我們叫爸爸買任天堂紅白機,他隨口提出條件說我們考試第一就買。之後的考試,弟弟就立即考個第一回來。我想他在人際關係和利害判斷方面,反應會快很多。說到底,近在眼前的TicTac糖,比遠遙的Häagen-Dazs雪糕可能更真實、卻又更易融化,所謂「口快有口慢冇」就係咁解。

1 則留言:

  1. 有時將d野複雜化左,反而好難表達出來......尤其是專有名詞......
    加油啦!祝你好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