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0

大約在冬季

原來昨天凌晨開始轉冬令。
現在跟香港時差7小時,即這裡中午等於香港晚上7點。
時間快了一個小時,最明顯表現於日落,五點幾就天黑。
冬天是很難過的,又冷,日照又短。
如果說人生本是苦樂參半,那麼我的快樂就被寒冬再削掉一半,只剩下四分之一!

9/18/2010

總統的代表作

法國第五共和總統素來有開博物館的「優良傳統」。
第二屆的龐比度起了龐比度中心,又名國立現代美術館。
第三屆的季斯卡·德斯坦將奧賽火車站改建為奧賽博物館。
第四屆的密特朗翻新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統一了展館出入口。
第五屆的希拉克起了Musee du Quai Branly,展示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的美術和文化。

我就不期然地問,現任總統Nicolas Sarkozy會不會又開一間?要開的話,還有甚麼可以搞?

今日看到一則新聞,得知原來早在2007年,Zarkozy已經提出成立一間「法國歷史館」,在2015年開幕。歷史館會設立在現時國家檔案館Archives Nationales原址,位於瑪黑區。檔案館在2012年遷往新址,屆時8棟歷史建築群將會被歷史館接收。

但是並非人人都認同歷史館的成立。此篇報導專訪一位歷史學家,他對這個計劃提出尖銳批評。他認為「博物館」本身並不單純介紹歷史。政權都會利用這個機構去傳達訊息,分別在於講甚麼而已。總統對此館的期望與他的政綱不謀而合,明顯地利用這個機構去宣傳國家認同、入境、保安等偏右的政治訊息。

此外,這間博物館只表現法國輝煌的一面。它抹煞了歷史的複雜、紛鬧和多元,否定回憶錄、小數族裔(例如奴隸後代、移民、亞美尼亞人)。歷史館進駐輝煌舊建築(中世紀中期到晚期皇親國戚府邸),與大眾距離就遠了一點。

法國向來都舉辦很多歷史展覽,不過都是針對某段歷史或主題。也許法國會羨慕英國、德國、美國的巨型國家歷史館,但要留意的是,每個國家建館的時都得面向當下的社會。例如德國歷史館建館於1980年代,當時東西德還未合併。既然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全球化年代,歐洲正在整合,為甚麼一定要以懷舊為表、宣傳國家觀念為裡的歷史館?

9/13/2010

新學期快開始

今天去了巴黎七大選科,一切還順利。
我讀的是現代文學。
必修科:文學史、兩堂文本分析、初級拉丁文、電腦基本應用
選修科:「弗洛依德的宗教觀」、羽毛球!
額外選修:文學與精神分析
旁聽:近代歷史(1900-1939)

文本分析,每星期六小時,除了要讀好幾本名著,也要讀很多分析。
對我來講,這科對法語的要求最高,因為要即堂測驗、考試和口頭報告。
這個暑假我都在畫畫,沒有放很多時間在法語方面。
每日聽電台雖然使到聽力有所進步,但就沒有練習寫和講。
希望來年可以透過做筆記去練好寫法文吧。

初級拉丁文,每星期兩小時,我也不知道要讀甚麼。
家裡有本拉丁-英語字典,驟眼讀上去,變化沒有法語那麼多。
很多字跟英語和法語相似,但意思又不完全對應。
 
電腦基本應用,每星期兩小時。跟中大一樣,都是教電腦基本操作、文書處理、互聯網應用、有關法律和道德……好悶好麻煩,就當學多一點電腦上的法語詞彙吧。

哲學「弗洛依德的宗教觀」,每星期三小時。這個學期我得從哲學或比較文學去挑一科來讀。如果這學期挑了哲學,那下學期一定要讀比較文學,反之亦然。下學期的比較文學很吸引,所以這個學期我得硬著頭皮讀哲學了。哲學可以選柏拉圖的gorgias、拉圖的republic或者freud。我以前自己讀freud覺得很難明,所以希望老師能講個明白。

 羽毛球,每星期兩小時。這學期有一個自由選科,可以選修别系的課,也可以做義工、搞學生會、做運動。因為所有必修和選修科合格才能升班,那我就選了做運動,減低升班壓力。不過到最後也要考筆試呢。這個做法好像好取巧,又好像顯示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但我不想被學校牽需著鼻子走,最重要是學到有用的東西而不是文憑。也許是年紀不輕,也許是經濟壓力,我覺得我現在的校園生活得來不易,不想留級重讀,影響到居留,也浪費時間。

文學與精神分析,每星期三小時。一邊「出術」選羽毛球去避免升不了班,一邊額外選這科。要做功課和考試,但分數不用計算在總分,即是肥佬也不會影響升班。

暫時旁聽近代歷史。其實我還想旁聽其他歷史和社會學的,可是上課時間都跟自己的本科撞個正著。我留意到别的學系有大概十個課程是有趣的,如果時間許可,我希望三年內把它們統統旁聽。

 暑假前在三大旁聽有所得著,現在對新學期挺憧憬。開學後也許是個地獄。到時再講吧。

8/23/2010

露天電影

巴黎每年趁著盛夏天氣好,在城市各處放露天電影,今年已是第十年。


Cinéma au Clair de lune
envoyé par mairiedeparis. - Regardez les dernières vidéos d'actu.



自學期完結以來,我跟法文班同學分開了好一段日子。這晚大家相約在巴黎北面的一個公園野餐,順道在看露天電影。傍晚我們來到公園大草坪。很多人已經一早到來野餐了。


其中一個同學把家中的枱布攤在草地上,各人貢獻自己的食物,頓時一餐盛宴放在眼前。 


大會得等待天完全黑掉才開始放電影。雖然夏至已過,太陽一日比一日早落山,但巴黎不到十點天還是亮亮的。


這晚放映一套短片和一套長片,兩套都關於青少年。先放的是墨西哥短片《Como todo el mundo》(Franco Lolli,2007)。電影講述一個家道中落的單親家庭。母親放下中產身段,不但賣掉豪宅,還雞手鴨腳地弄一煲士多啤利忌廉,跑到高速公路去兜售。兒子整天到處玩,並不體諒母親,還覺得她賣忌廉吃力不討好兼有損儀態。末段兒子跟朋友到市郊大屋玩了一晚,吸煙、飲酒、跳舞、跟女同學調情。第二天回到家見不到母親,頓生悔究。原來她只不過帶狗散步去了。最後兒子向母親說了聲對不起。母親沒有回答他,也許她心裡已原諒了兒子。

電影對男孩日常生活的描寫細膩而平實,讓人感受到那種青少年無所事事的悠閒自在。電影也不乏幽默感,例如母親不但不借車給他去玩,還拉他一同去高速公路賣忌廉,兩個人戇居居晒了一個上午太陽都沒生意。雖然我不懂墨西哥的文化,但電影處處都表現著這裡的人對音樂和跳舞的熱情。

之候播長片《L'enfant》(Luc et Jean-Pierre Dardennes,2004),原來我已經在電影節看過,叫《半熟爸爸》。我記得每年我的購票清單都以荒誕片為先,但總會看幾部寫實或講社會問題的電影。當年我對這套片沒有很強烈的感覺,也許因為它的敘事結構平實,兼沒有背景音樂添氣氛。又或者當年我下班後帶著疲憊的身軀去看,需要比較多的驚喜去避免睡著。不過今晚天氣和空氣都好到不得了,我們躺在軟軟的草地上慢慢感受電影的每個細節。

男主角由頭到尾都沒有對白或獨白表現心聲,一直都在嬉皮笑臉、到處遊蕩、偷竊。電影慢慢向前推進,去到末段突然加速,短短一二分鐘之間,男主角自首、入獄、女友探監、二人摟在一起痛哭、落幕。積聚了個半小時的沈默被打破,叫我忍著不去評論是他還是社會的錯。這一刻我感受到這個有血有肉小人物的悔究、以及被女友原諒的釋懷。



這個露天電影節叫做《Cinema au Clair de Lune》,即是「明月下的電影」。名符其實,這晚雖不是圓月夜,但月色好之餘光害很少,繁星密佈,很適合觀天。我唯一能夠辨認的獵戶座,星羅棋布反而不好找(也許未到適合的季節)。自中學畢業之後,我很多年沒有在星空下躺著。這晚亦是我第一次看見流星,見識到它的稍縱即逝,我的心也像被劃了一刀,是被大自然感動吧。

香港電影節近年也有露天電影,我曾在天馬艦看過一次。巴黎露天電影的感覺很不一樣,也許它一開始就不是電影節的附屬節目,目標觀眾是喜愛野餐的市民。其實巴黎人本身都常到戶外聚會,這個節目只是錦上添花。多得法國對藝術方面的投入(也多得他們的稅制),這個節目免費入場。活動盡量分散在巴黎各處,方便不同地區市民、遊客、電影發燒友參與。在盛夏入秋之際舉辦,我們更享受到好天氣。

7/02/2010

Henry Darger

近來我在了解關於art brut的事。事緣有天下午我從餐館漫步到蒙馬特山腳下,發現La Halle Saint Pierre,以art naif為主題,集博物館、餐廳、演講廳、書店於一身。我在書店消磨了一個小時,看了幾本art brut的畫冊,覺得非常有意思。特別是來自美國的Henry Darger,我一看就迷上了他的作品!我近年想摸索出一種介乎工整與混亂之間的風格。而這次的偶遇讓我覺得art brut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說實話,從事art brut的藝術家要不是天才就是白癡。如果Jean Dubuffet和picasso是天才(當然不能輕視他們付出過的汗水),那麼Henry Darger就是所謂白癡了。他小時候受到妥瑞症(一種抽動綜合症)和過度活躍症纏繞,加上父母早喪,小時候都在精神病院度日。及後逃跑到芝加哥,一生都在天主教醫院當工人。晚上回家以後,他的世界才真正開始:他幻想一群名叫Vivian的小女孩(但實際上是有陰莖的男孩)被大人和天災騷擾,而隊長 Darger就率領他的正義軍團去解救她們。



我初初在一本講Art brut的畫冊上看到他的作品,還以為是日本插畫,因為實在跟楳圖一雄的畫風太相似了!對我來說所為dargerism和日本漫畫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謎:他在1930到1973年間過著獨居的生活,直到臨死前不久,才被他的一位攝影師房東發現他的天才。但是那個房東的太太是一個日本人,而《漂流教室》在1972年開始連載。到底日本人有沒有從他那裡取經呢?

更多圖片

7/01/2010

劈炮起錨

在餐館工作了只不過一個半月就不幹了。一開始打算做到八月尾,可以賺多少就多少。一旦勞動,就會抱怨生活何等無聊苦悶。我盡量在休息時間參觀展覽,或是到圖書館看書。我還把自己寫好的劇本打印出來帶在身上,開始為故事做分鏡。可是這些「工餘活動」不斷向我抗議,投訴我浪費時間去端盤子、洗碗、鞠躬作揖,要求我盡快投入畫畫的生活。

「好吧,那我做到七月尾,留一個月給自己去畫畫吧。」工作了十五天的我這樣想。

「一個月不夠畫畫,我寧願賺少一點,做到七月中。反正上年暑假打工的錢還未用完,一年的生活費應該沒問題。」工作了二十天的我這樣想。

然後工作到二十五天,我收到香港一個作家的電郵,關於一個插畫project。我知道我得起錨了。我向老闆說出我有了新的計劃,不能繼續打工。他有點生氣,畢竟我一開始答應他做到八月尾的。我也向他說了很多次不好意思。我心裡面也確實感到不好意思的,始終是我先打破承諾。不過這個不好意思比起我對畫畫的渴求,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而且面對壓榨性的時薪(約45圓一小時)和過長的工時(一星期六天半),我也有點想回老闆幾句不客氣的話。(當然這是相對於法國的情況。對於香港餐廳工人來說,這份工作薪優環境好呢!)我想起黃子華的金句:「我的人工值多少,不是基於我可以為公司賺多少,而是我為了這份工,我沒有為自己做了甚麼。」

今天是第一天不用上班,早上打掃過房間,然後讀別人的blog。我知道我還是身在餐館工作的螺旋裡面。我不知道由今天開始勞動,可不可以在下一年逃出這個螺旋。而且我這個人挺容易分心的。坐言起行,現在先到圖書館找書吧!有甚麼新消息我會告訴大家的!

差點忘了今天是七一呢!到底政改方案通過之後,泛民和泛民支持者的動向如何呢?

5/24/2010

暑假又開始了

大學申請表上明明說最遲四月尾,無論是否獲得取錄都會發出通知。但是到了月尾還是音訊全無,我便打電話去第一志願的巴黎七大去問個究竟。發現整個學校都在放復活節假期,懶理申請表白紙黑字的條文。五月頭再打去問,他們說我跟嘉露都被取錄了,立時放下心頭大石。嘉露急不及待訂機票回港探父母,而我也立即找到一份暑期工,免得遲些跟其他的留學生掙塴頭。

一年又過去了,我已經在法國完成了兩年的法語課程。今年的法語有多大的進步?我覺得這一年是一個鞏固期,並沒有學會太多新的文法和字詞,但整體書寫、閱讀、聆聽和口語表達都快了和準確一點。老實說我並不滿意這種程度的進步,怪這所學校教得沒條理。不過一分錢一分貨,要怪就怪自己在香港沒有努力儲錢。

這個學期的最大收穫,就是能夠一個星期旁聽九個小時的文學課。每次上課雖然我都盡量留心聽書,但很多時都被老師的某句精彩的分析引起我思考自己的作品。我仍然不自覺地急進的想快點完成首個作品,有好有壞。從老師的分析和同學的匯報,我覺得讀文學好像解迷遊戲,既要掌握文章重心,也要把每一個元素分析得頭頭是道。

我覺得自己比較能夠理解情節上的佈局。但對於文法、詞彙上的佈局始終差了一段。就是差了那一層語文和文化的認識,我難以完全盡得法國文學精髓。嘉露比較有耐性去讀書和聽書,所以她語文上的進步會比較快和堅實。我的思考很多時太虛太浮,又將三腳貓的知識強加在所有的事物。在讀書方面我需要多一點紀律性的培訓,我希望可以有多一點耐性去了解原著和老師的分析。

不過三句不離本行,文學對我來說是一個寶庫,用來解答創作和漫畫的問題。例如作者的社會角色是甚麼?寫實和虛構的意義是甚麼?我覺得很多問題,讀可以透過讀文學去得到啓示。

自上星期開始我在一間中國人開的壽司店做服務生。對比起上年中餐館,這裡的工作量不算太大,因為舖細客又少,而且菜式不複 雜,來來去去都是壽司和刺身。人工比上年低了一截,也就算了。但是一個星期做六日半,感覺没得休息。本來想去農場摘生果,但農場主人優先聘請住在外省的學 生。加上要自付營租和車費,留在巴黎始終賺得比較多。

對於投身社會好幾年的朋友來說,暑假和暑期工成了學生年代的回 憶。而我偏偏賴死不離開這段青蔥歲月,還變本加厲:當年上學是不能避免的責任,暑假要玩或是要工作就隨我所好;但是現在反過來,上學成了我的所好,暑期工 是支持一整年生活開始的必要勞動。

記得中五會考之後,我想做暑期工賺點零用,便走去淘大商場的KFC應徵服務員。那 個經理看了我兩眼就說他們暫時不需請人,我心想KFC不是持續招收新人的嗎?難道我的樣子太鈍所以連KFC也不請我?不過由於我並不等錢用,也習慣不花錢 也可以娛樂自己,所以也沒有刻意找工作。在餘下的中學生涯,我也只打過幾次散工,派派傳單、資料輸入、展覽會示範玩玩具。我阿Q地想,為何每一份暑期工的 薪金都比KFC高呢?是不是命中注定我不會打人工太低的工作?當然後來做設計,有上班時間無下班時間,平均薪金比KFC還低,打破了中學的高時薪宿命論。 現在算一算,每小時大概$45,低過法國規定的最低工資$80,但又高過張廿蚊的業界可接受的人工。

既然有了安定的工作,是時候去處理我的作品。這個學期我只能完成兩個半故事,而且畫面未能達到我的要求。我剛剛把所有的故事重寫,並以某種方法串連起來,不同故事之間有部分地方相通。我希望這個假期可以完成多三個故事,達到可以向人展示的數量。畫風方面我常常眼高手低,要多點堅持不要為了進度而得過且過,要多思考細節……

5/15/2010

1%的賣國賊、1%的自由鬥士

法文課老師在堂上跟我們介紹二戰風雲人物Charles de Gaulle 和 Philippe Petain,以及他們著名的電台演說《L'Appel de 17 Juin》(六月十七日的號召)、《L'Appel de 18 Juin》(六月十八日的號召)。

Petain在一戰中帶領法國戰勝德國,成為人民心中的國家英雄。1940年德軍入侵法國,總統任命當時已屆八十四歲高齡的Petain主持大局,抵禦德軍入侵。誰料德軍繞過法國東面的Maginot防線,從北面的比利時閃電進入法國,法軍迅束失守。Petain在5月17日透過電台宣佈法軍投降,向敵國尋求停火,呼籲國民不要抵抗,並自我任命為臨時政府(Vichy)最高統領。這就是《六月十七日的號召》。17日逃到倫敦的De Gaulle在當晚聽到這個演說,就在18日透過BBC電台否認petain政權的合法性,並號召國民繼續抵抗。這就是《六月十八日的號召》。因為它的知名度,今時今日政黨每每用《X月X日號召》,讓大家自動聯想到De Gaulle義憤填膺的印象。

老師說兩篇演詞都是出色的議論文。他們兩人都提及了「抵抗」和「政府」,但對這兩詞的演繹卻完全相反。Petain口中的政府,就是在大勢已去、被動的情況下,以他為首成立的新政府。為了國民安全,抵抗是無用乃至不合法的行動。相反,De Gaulle形容Petain只是「某個政府」,換言之並不合理也不合法。從而號召人民繼續抵抗。Petain所用的動詞很多都是過去式,表示戰敗不可易轉;而De Gaulle的動詞很多都是現在式和將來式,表示理想在近,同時呼喚大家立即投入行動。其後很多工人和將士響應號召,走到英國跟De Gaulle一起打仗和生產軍備。

此外Petain提到Patrie(國家),而De Gaulle就提出Monde和universe(世界),反映De Gaulle把利益和價值提升到不分國籍種族的層次。(Petain在另一場合把法國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降格為「工作、家庭、國家」,成為笑柄。)Petain以服從德國(及犧牲猶太人)去換取法國一時和平。但若果納粹黨稱霸歐洲,到時法國人就得任人宰割。所以De Gaulle的視野和勇氣,在戰後得到世界讚揚。

***

這些歷史事件我都略有所聞,但老師在堂上提出了另一個事實使我感受甚深。她說當年大部分人都聽過Petain的電台演說,相反聽過De Gaulle BBC演說的只有少數,畢竟當時De Gaulle沒有Petain那麼有名。在二戰後,法國人大舉鞭撻以Petain為首的賣國賊,同時極力表揚以De Gaulle為首的愛國英雄。De Gaulle的演講詞受到廣泛流傳(也寫進了歷史和語文教科書),變得比Petain的演講更家傳戶曉。此外荷李活二戰電影重複描寫法國人一家大小,每天袱在收音機旁收聽De Gaulle演講,打造了軍民一心抗戰的形象。久而久之,法國人都以為在二戰其間,自己都曾投入到抵抗運動當中。事實上真正參與賣國政府和參與軍事抵抗的人只佔人口1%。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如常生活,馬照跑舞照跳。

老師對99%沈默多數的描述,讓我感受到和香港的現況何其相似!

沈默的大多數默許賣國政府的合法性,也默許解放法國運動。明知敵人是打不死的,又何必以卵擊石?但有人願意為自己出頭,也樂於坐享其成。而勇士只有1%,竟然可以扭轉敗局,實在不能小覷!這當然要考慮到英美兩國的協助、德國攻打蘇聯等因素。但沒有這1%,盟軍光復法國的難度會更高。

1%的自由勇士,少得可憐?感到孤獨無助?但正正是這1%,不單幫助扭轉局勢,也為後代立下好榜樣,把追求自由公義刻進民族性格,鼓舞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和政治改革!
 

4/26/2010

經丨典丨的丨標丨點丨符丨號

我時不時去「百度貼吧」看《火鳳燎原》的討論。

初時有些網友的留言很難閱讀,因為他們用了很多英文簡寫、同音字。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出於玩樂性質,但很快我就明白政治審查也是其中一個因素。當文章出現被列為政治敏感詞語,就不能如常貼出,所以網友得用替代字避過審查。久而久之,我也習慣閱讀這種扭曲的文字,例如看到「zf」就知道是「政府」。

近日我嘗試留言,我「懶醒」模仿網友去把當中的敏感詞換掉。但是發貼還是不成功,要經過多次嘗試,才找出所有敏感詞,費時失事。後來我從另一個貼,看到網友提供一個網址http://www.xiaohexie.com。這是一個「百度貼吧和諧測試器」,幫助大家把敏感字眼「改正」,省下發貼失敗的麻煩。

我如獲至寶,立刻測試一下我所認識的字詞有多少屬於「敏感」。我輸入以下與歷史和政治有關的字串:

孫中山滿淸元世凱陳獨秀國民黨共產黨文化大革命文革毛澤東老毛六四屠城坦克解放軍天安門吾爾開希江澤民鄧小平李鵬法輪功三聚青胺毒奶粉地震四川汶川豆腐渣山西煤礦愛滋病疫苗造假唱假地溝油新疆西藏獨立分裂達賴高耀潔胡佳宣眀會樂施會紅十字會港獨台獨馬英九新華社李柱銘司徒華長毛溫家寶胡錦濤自由打壓反共倒共推翻政府一黨專政打倒落台煽動民主維權貪污遊行抗議貪官上訪冤假錯案

經過百分一秒的運算,以上的句子,不論文筆通順與否,被改為以下的格式:

孫中山滿淸元世凱陳獨秀國丨民黨丨共丨產黨文化大革命文革毛丨澤東老毛六丨四屠丨城坦丨克解丨放軍天丨安門吾丨爾開希江丨澤民鄧丨小平李丨鵬法丨輪丨功三聚青胺毒奶粉地震四川汶川豆腐渣山西煤礦愛滋病疫苗造假唱假地溝油新丨疆西丨藏丨獨立分裂達丨賴高耀潔胡佳宣眀會樂施會紅十字會港獨台獨馬丨英九新華社李柱銘司徒華長毛溫丨家寶胡錦丨濤自由打壓反丨共倒共推翻政丨府一丨黨專政打倒落台煽動民丨主維丨權貪污遊丨行抗議貪官上丨訪冤假錯案

當中原因,這個「百度貼吧和諧測試器」也大方告訴我:

找到敏感词:法轮 国民党 西藏 反共 一党专政 江泽民 政府 李鹏 轮功 解放军 藏独 温家宝 锦涛 民主 邓小平 毛泽东 马英九 共产党 维权 上访 游行 吾尔开希 吾尔 达赖
找到敏感词组:(党 共,打倒) (新疆,分裂) (六四,文革) (天安门,坦克) (屠城,六四) (坦克,六四) (天安门,六四) 

讓我驚訝的是一些基本字眼如共產黨和政府都被和諧了,這個天下間最膽怯的政權,連照鏡也不敢。連新疆西藏也不能寫,分裂國家的人就是審查本身。但出乎意料,很多重大事故、人禍卻沒有被和諧。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就像一個惡人如果沒有被列入敏感詞名單,他惡極有限;一個英雄如果沒有被列入敏感詞名單,他的知名度也有限。 仿佛我在祈求毒奶粉也受到審查,好讓我知道人民還在關注、政府還有丁點內疚……

有了這個測試器的幫助,敏感字眼被「中間斬開加一棟」,網友把改好了的文copy&paste,仍舊可以在網上暢所欲言。他們也不只得這一招,音譯、英文簡寫也是常用伎倆。(和諧)至自己開自己玩(和諧)笑也可(和諧)以。這不就是《盛世》所提出的「九成自由」嗎?想真一點,其實內地網友已經擁有九成九九九九的自由了,因為敏感字被斬開加一棟,讀慣了就跟沒有一棟無異。究竟是誰發明這種軟弱無力、虛偽、可笑的審查制度?跟香港淫審處比較,百度貼吧更自由!

不過我又想,如果我在百度打滾得多,某天我寫中文字的時候,可能會不知不覺用多了很多標點符號。這個審查制度的殺傷力在於,我們在網上熟習了所有政治禁忌,然後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空間中自我審查!

4/01/2010

珏,收到你的包裹了!

珏:

收到你的包裹已有一陣子,一聲也沒有告訴你真對不起!陳冠中《盛世》一到手,我用了半天時間把它吞了。我只寫了一點零碎的筆記,也沒有看別人的書評,打算到假期再仔細閱讀。(一個星期旁聽三課文學堂,扣掉上法文堂的時間後,剩下來的時間僅僅夠看文學堂所教的書。來不及整理堂上的筆記,更遑論其他的書……)

《盛世》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主要是後半段綁架領導人何東生,強迫他說出開心藥、消失了的二十八天和嚴打的秘密,還有他自發的分析國內外政治和經濟。撇開全球經濟危機的假想情節,故事對中國人精神面貌的描述很接近現實(也許就是現實)。

我還沒有仔細咀嚼人物設定和劇情的含義、以及故事的文學性。小說數次改變敘事角度:前半段老陳和小希以「我」第一身來敘事;中段改為第三身;後段何東生長篇大論的自白,變了一篇議論/說明文。我暫時還不眀當中的用意。

我讀過王力雄的《黃禍》,都是關於中國未來的寓言小說,很難不把兩本書相提並論。《黃禍》裡面的災難比《盛世》更嚴重,但《黃禍》的結局相對樂觀,人類經歷浴火重生,絕境裡頭露出一點希望。而《盛世》的中國卻進入了一個非常鬱悶的超穩定狀態。

如果你看到一些好的分析,希望你可以介紹給我啦!

3/01/2010

郊遊計劃碰壁

天氣回暖,正是出外旅遊好時機。但又無多餘錢,索性去巴黎外圍的petite couronne逛逛算。

我記得有很多小城堡圍著巴黎四周,值得一遊。上網搜查有關資料,發現由高盧時代到近代,巴黎都有城牆保護,稱為L'enceinte de Paris。高盧時代,城牆只是圍著賽納河中的島L'île de la Cité而建。之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牆的周界越來越闊。


我曾經參觀附近的Les Arènes de Lutèce,一個破爛得很的圓形廣場,被一群當值中的消防員當成小型足球場。原來在3世紀被外族入侵時,附近居民把廣場的石材都拿來起右岸的城牆。




今天巴黎很多寬闊的街道,前身就是城牆。我們可以在巴黎某些角落找到舊城牆的遺跡。城牆也不一定用來抵禦外敵,例如法國大革命前1785至88年,巴黎建立了 Le mur des Fermiers généraux,用來抽稅和打擊走私活動。當時大眾對這牆很是反感。Beaumarchais寫了一首十二音節的詩去諷刺牆的建立:

« Le mur murant Paris, rend Paris murmurant »(圍住了巴黎的牆,使巴黎吵鬧非常)

這詩圍著mur(,名詞)這個字來玩,引伸出murant(圍著,形容詞)和murmurant (吵鬧,形容詞)。另外頭尾的-rant和中間的rend(使到,動詞)讀音一樣,使到全句詩好像急口令一樣不是mur就是rant,聽上去的確吵鬧。如果把文字換成圖畫,我們可以幻想旅行者從外地到達巴黎外圍時所見的景象:城市變了一條由一道長牆組成的直線。城市裡的繁華熱鬧被牆蒙蔽了,只能從一二道城門往內看。

在網上尋找戶外活動的訊息,希望可以走出這個狹小的房間,探索離家遠一點的地方,享受陽光和空氣。可是現在還是忙於在google map中又zoom又drag,和不斷右click去打開一頁又一頁的wiki……

2/19/2010

地獄與天堂的旁聽課

二月尾遞交了下年大學申請表之後,我暫時可以集中學習,直到六月再覓暑期工。

下學期的法文班由同一批老師授課。由於學生的水平差異很大,課程設計又不清晰,加上個別老師活力不足,課堂未能提升我的口語和寫作水平。但為了取得學生居留,我得保持一定的出席率,忍受每天四五小時的沈悶。還好五堂裡面有兩堂的老師很活潑,他們選用跟法國文化和時事有關的材料授課,讓我保持學習的興趣。

提供法文課程的巴黎三大,本身亦是一所專門於文學、語文、傳意的大學。巴黎三大文學系之下有數個分科:文學、比較文學、戲劇、各類外語、語言教育…它們之間有共通的核心課程,如「文學史」和「文學與社會和文化」。這個學期我們旁聽三科「文學與社會和文化」課程,它們分別教授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紀的文學。

上年我曾經旁聽巴黎四大的課,都是在演講室上堂,在座的都是留學生,當中不乏亞洲人,所以沒有甚麼尷尬。但是三大的課都是在普通課室裡上堂,學生大多都是本地人,所以未上堂之前有點緊張。

第一天上堂我們已經早點到達學校,可是他們換了班房,我們得東奔西走去找實際上課地點。到達課室的時候,班裡已經坐滿了學生。我們問准老師可不可以旁聽,他友善地表示沒所謂,還幫手到隔壁空課室,搬桌椅給我們和其他遲到的同學。就這樣一個三十人的課室坐了五十個人。法國學生跟香港學生一樣不喜愛坐在前面,所以我們没得選擇,坐到老師面前的「寶座」。這樣也好,讓我的錄音筆收音更清晰(不過老師講得起勁的時候會口沫橫飛)。老師準備的筆記不夠五十人分,我們兩人也厚著臉皮拿了一份。

他以「Fantastique」為切入點去分析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我希望遲些可以在這裡寫點甚麼筆記。老師簡介了課程以及「Fantastique」為何物。我比自己想像中聽得明白,使我對來年的學習多了點信心。這堂要求讀的文本不算多,但都得在頭數堂全數讀畢。對法國人來說可能當食生菜,而且他們只需修一科。但對我來說就非常吃力,而且另外兩堂文學堂都需要讀書。我剛好在精力充沛的早上完成三小時的堂,向老師道謝後回家吃午飯,之後又要回來上沈悶不堪的法語課……

第二個星期上同一課,介紹梅里美(《卡門》的作者)的《伊爾的美神》。我預先讀了該短篇小說(花了不少時間,還要讀一次英語版才充分理解內容),所以上課時可以聽得懂老師的深入分析。他像「Lun雞骨」一樣,細膩解讀劇情每一部分,道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力和豐富的文化意義。另一方面,他介紹名家的次熱門/非熱門的作品,讓我了解到作家的其他面向。

另外兩堂的老師也很友善和熱衷。不過因為我沒有上第一個星期課,錯過了簡介,也沒有預先讀課文,所以聽力驟然下降。這個課程由中世紀到二十世紀共有五科,法國學生每個學期選一科,但我們就旁聽三科!一個星期旁聽九個小時原本不算多,但得把書讀好上堂才會明白,上課的樂趣推使我盡量讀完全部小說。每天下午我都非常疲累的「捱」過法語班,然後晚上就不斷的「刨」小說。我相信這一個月我會在閱讀的地獄中燃燒自己……搞不好會把作者/書名/內容來個大兜亂!

1/21/2010

珏,我對高鐵的意見

珏:

我雖然離開香港很遠很遠,但只要上網,便能夠接觸到香港主流報紙和電視,還有獨立媒體和很多獨立blogger,所以香港事務對我來說並不真的那麼遙遠。而情感上,政府近年對民生和政治問題視若無睹,會使我感到痛苦和憤怒;同一時間,當我看到很多人挺身而出、投入改善香港的運動,我會感到無比快樂和鼓舞。

唯一的遺憾就是我不能親身參與、未能到現場近距離觀看事件的經過、不可以跟其他人一起向政府和議員大聲說出自己的看法。正因為有了距離,我會小心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是否真確,所以我不會依賴主流傳媒。也因為我很容易受人影響,我也盡量看不同人寫的東西,從多個角度去理解事件。

高鐵,提起都心酸。

我一直留意事態的發展。想不到反高鐵的人可以在這麼短時間之內聚集,把議員的利益衝突、現有計劃的缺憾和潛在問題都挖出來。看到政府和投讚成票的議員,對於這些新的疑問「答都費事」,更加突顯現有政治架構的無能和邪惡。

「我可以做甚麼?」在這個月裡我一邊「吃花生看戲」,一邊反覆問自己。

我覺得這一刻的自己相當無能為力。

我還是打了一個電話給爸媽,向他們解釋事件的重點-->好歹他們都是選民!

我繼續向自己提出更多問題: 「如果我想參與公共空間的事務,我應該如何去做?」

我檢視其他人如何貢獻自己的能力。

比如說關注觀塘市區重建的原人,他賣力的程度,使我這個住牛頭角的人感到慚愧。他一邊跟進市區重建的發展,一邊走訪觀塘各處,訪問居民和小商戶的生活。對比我當年自己牛頭角下村的final year project,他更能帶大家脫離「懷舊情結」,讓人明白本土文化和身份並非抽象的事,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和社區。

我視自己為一個畫漫畫的人。我有時害怕自己的漫畫是否太輕浮,跟香港是否沒有半點關係。我曾經讀過高行健一篇文章《沒有主義》,從中獲得不少靈感,去弄清創作人的責任。我的理解,作家只需對自己負責,忠實面對自己的生命就好,社會和政治考量並非首要。不過當一個社會的黑暗力量伸延到個人空間,作家自然無從置身事外,被迫應戰。

我知道董啟章也有參與反高鐵的運動。他這次政治參與,與他平日的文字創作,給我一個很完整的感覺,毫無突兀。長久以來他透過文字作品,書寫歷史和文化隱藏的一面、可能的一面,鼓勵讀者更豐富的想像、更深入的思考。面對高鐵此等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問題,他挺身而出,適當運用自己對公眾的影響力。

我看到有些人會拿外國的例子來參考。這個亦是我希望學好法文的其中一個原因。有人拿法國大革命來比喻香港和中國的政治局勢,如果是真的話就會很恐怖,又非常可笑,幹嘛法國人二百年前已經走出的一步,香港到了今時今日仍在醞釀?

關於主流民意。

首先,有人把支持高鐵的議員跟反對高鐵的議員列了一個,然後把正反雙方的議員選舉時所得票數分別加起來,那麼我們可以看到立法會所代表的主流民意其實是反高鐵的。

可是實際上這個議會代表不了那些沒有投票的「更大多數」。他們對高鐵一事淸不清楚、有甚麼看法,我們難以知道。可能有部份人並非對政治沒有興趣,他們只是沒有利用立法會去代表自己而已。也有部份人如你所說的中學同學,對這些事不理不睬或冷嘲熱諷。無論如何,「沈默的多數」是社會改進最大的阻礙。

我們只能盡量跟認識的人講解事件的始末。聽說有些老師帶他的學生到示威現場觀察,上了一堂不錯的公民教育。又聽說有子女帶家長去現場,讓上一輩看清楚政府、議員、社運是甚麼一回事。

在facebook的朋友當中,有不少人近來都為高鐵表達自己的意見。當中有朋友(不肯定他是不是工程界)認同政府的方案,亦有做紀律部隊的朋友加入了「強烈譴責反高鐵示威者之挑釁示威方式,支持和平示威表達意見」的群組。facebook太偉大了,讓我們那麼容易的去表態。雖然表態不代表認真研究,但至少大家容易一點去就話題溝通。

我覺得二零一零年將會有更多政治事件,到時候再談!

1/17/2010

Cati Baur 《Vacance(假期)》

書名:Vacance
作者:Cati Baur
出版社:Delcourt
年份:2009

初初選擇借這本書,是因為封面的畫風有點楊學德的市井味。的而且確,故事跟畫風有很大關係,不過主角不是“麻甩佬”,而是一個撇下家庭、工作、原有身份,追求新生活的女人。

Marie,故事女主角,三十多歲,跟丈夫和兒子住在巴黎,教英語。

故事開始,Marie一家剛在巴黎附近城市滑雪,正駕車回首都。途中見到加油站,她著丈夫把車停下,稍作休息。她獨個兒上公廁,對鏡自照,冷靜的跟自己說:「現在是最後的機會。」然後往臉上濃妝艷抹,兜搭一個路過的貨櫃司機,以跟他一夜溫泉去換取一趟順風車南下到尼斯,展開她的「悠長假期」。

她沒有甚麼計劃,只為了逃離原有的侷促生活,不顧一切的享樂、嘗試新的東西。在尼斯,她把戶口的錢都提了出來、找個髮型師剪了個時髦髮型、到時裝點來個一百八十度變身、住進一間五星級酒店、脫個淸光在床上跳、到海灘睡個下午…她為自己創作了一個新份:Victoria,美國作家,熱愛旅行,居無定址。她由一個城市玩到另一個城市,獨自享受美好的風光,又或結識一個又一個陌生人:有錢畫家、離家出走少年、有錢佬、有錢婆。


旅程當中有放縱、淫亂、奢華的日子,也有念掛家人、自我反省的時刻。Marie把所見所想寫在日記薄上,向旁人訛稱為新小說取材,實際上寫下自己「離家出走」的心聲。當她玩到盡頭,對新生活憧憬不再,又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她在日記薄上寫道:「我像個小孩子一樣,以前所未有的敏感,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小心翼翼地拆散。可是隨後發現不能把它還原,就只好一直向前走,好讓自己不用擔心失去了甚麼。」

故事結局相當悲涼。她回到當初出走的油站,在那裡路宿和賣淫、等候她的丈夫和兒子。

***

我初時覺得故事有點無稽:Marie既然厭倦了家庭生活,幹嗎不能跟丈夫好好談一下?大不了堂堂正正離婚,至少對丈夫和兒子有所交待。這樣突然離家出走,害丈夫到處尋人,傷害了兒子的心。對她自己也不好,一時快感可以維持多久?斷裂的人生又可以走得多遠?而且最終都避免不了自我道德審判。

不過,正因為故事夠瘋狂,把世俗的包袱暫擱一旁,才能無拘無束的釋放慾望。這個故事可謂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個關於慾望的實驗。

女主角不斷做未做過的事、遊歷未去過的地方、認識千奇百怪的人、投入新的角色,一步步滿足自己長久以來的渴望。她的慾望可以是實在的,例如酒色財氣、陽光與海灘。她的慾望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悠閒、自由、無責任、講真話。Marie對於這些實在和抽象的慾望都相當自覺,也能一步步引領自己去走得更遠。

可是,慾望雖然無窮盡,但每個人的感受能力都受自身性格和背景所限制。Marie玩了數個月,放蕩的心漸漸疲累。慾望被一層層滿足、掀開之後,剩下來的慾望更虛無、難以名狀亦難以滿足。她看到了盡頭是何等無奈:真正的快樂非捷徑所能獲得,總得要犧牲甚麼。她也了解到遊戲起點根本是個陷阱 :原本的家庭生活雖然不甚美滿,但好歹跟自身有萬千的聯繫。現在成了一艘無舵的船,隨水流飄洋大海,回不了港口。

***

作者在出版社工作,沒有正式上繪畫學校。正因如此她的畫風非常自由,沒有受形式主義的限制。她在訪問中說,她很受電影的影響,包括構圖和鏡頭運用。我越來越愛這種隨意的畫風,不是為了以胡來的線條,模仿小朋友的「天真」。相反,畫的時候拋開繪畫技術,一心一意的想著情感和道理,人的感覺才能自然流露。


有關作者和《Vacance》的訪問12

1/14/2010

Baudoin《Piero》

在剛過去的聖誕假期,從圖書館隨意借了一堆漫畫回來。想不到借回來的書不乏驚喜。
Edmond Baudoin著作甚多,但我頭一次看他的作品就剛好碰上了《Piero》,一本集自傳、言志和藝術探索於一身的漫畫。

Edmond Baudoin,1942年在法國尼斯出生。14歲上夜校學畫畫,16歲離開學校從軍,及後子承父業當會計師。直到三十三歲,Baudoin放下會計師工作,開展他的漫畫生涯。

他有一個小他一歲半的弟弟Pierre Baudoin,兄弟倆以Momon和Piero互相暱稱。作者透過《Piero》,回憶他跟弟弟由童年到青少年成長時候的美術旅程。

弟弟小時候患百日咳,兩兄弟沒上幼稚園,造就兩人一段形影不離的童年。他們樂得在附近的樹林玩耍兼寫生,也喜愛天馬行空地幻想故事(八爪魚從馬桶裡頭跑出來)。他們藉著畫畫去觀察事物(從課室觀察窗外不同種類的飛鳥)、從大自然和書本探索知識(包括字典裡頭的裸女)。弟弟的天份比較高,也甚易取得家人和朋友的喜愛。甚至Piero騎電單車出了交通意外,住了很久醫院,也不減他的魅力。作者說:「在這段日子裡他領會到,脆弱也可以是一種強項,給人帶來幸福。」


選擇職業成了兩人的分水嶺,Piero選擇了上藝術學院。但家裡負擔不起兩個兒子一同讀藝術,所以哥哥選擇了當會計師。對他來說,自己畫畫的夢想就由弟弟去實現了。弟弟在美院的表現名列前矛,但當他踏入藝術圈之後,發現圈裡滿是名利與奉承,便毅然放棄了藝術。面對Piero的決定,作者彷彿覺得命運呼喚他接棒,因而踏上創作之路。

***

故事有趣的地方之一,就是作者把握成長時代的關鍵情節,細膩描寫兒童和青少年的質感,同時帶出人生的命題:「隨年月長大,夢想是否不再?」。

故事一開始,兄弟倆在郊外遇到外星飛碟墜落。兩人躲在附近偷看,一個火星人從飛碟走出來,沒有甚麼侵掠行為,只是無奈地坐在一旁沈思。哥哥獨自跟火星人接觸,留下弟弟待在原地,用寫生薄記下所見。哥哥查明來意,原來飛碟失去動力被迫降落地球。飛碟的動力來自「夢想」,所以小朋友用自己的「夢想」替飛碟「加油」,幫助火星朋友繼續他的旅程。火星人離開前把哥哥的記憶抹掉,不過弟弟的寫生薄就記下了飛碟和火星人。作者以這段幻想情節,比喻「作夢」的重要。


小時候兄弟倆同牀睡,有晚他們幻想自己正在地球上空墜落。
其中一人問:「我們將會降落到橄欖樹上嗎?」
另一人提議:「我們何不維持在天空?」
自此兩兄弟就常手拖手飛行,以「童真」作為動力去探索世界。

上到中學,他們仍然作「飛行」夢。
「我們好像降落得越來越快呢。」
「我們是否跟火星人一樣以『夢』作燃料,而長大後就不能再做夢,所以也不能繼續飛?」
「我想一輩子都可以做夢呀!」
他們的身影由小孩變成青年。
「太棒了!我們長大了仍然可以做夢,可以繼續飛了!」

弟弟遇上了交通意外,要留在床上療傷。
在半空,哥哥拖著弟弟的手:「我們繼續享受飛行的樂趣吧!」
弟弟:「好呀,不過不要飛得太快!」

最後弟弟讀完藝術,反而放棄了這條路。
哥哥頓時感到自己一個人浮在半空:「如果Piero放棄了,那麼誰來繼續我們的夢呢?」
作者以「夢」和「飛行」,交待自己與弟弟曾經度過的時光,那段愉快、自由、充滿想像力的旅程。同時言明自己對「創作」的長久渴望。所以當弟弟放棄藝術,哥哥就接力,放棄會計工作投身漫畫界。

***

作者在《Piero》裡分享他藝術探索的過程。小時候家裡有圖片的書不多,報紙是其中之一。作者喜歡把報紙上的圖片抄下來。他近距離觀察圖片時,留意到圖片裡的人和物並非由線條組成,而是由千千萬萬的小黑點組成。他便把自己畫的東西簡化,看看簡化到甚麼程度才難以分辨。有天他看了Giacometti的展覽,發現藝術不單探索我們所看到東西,還會問「看」背後的問題。作者從此便一邊畫畫一邊思考藝術的問題。

自認識松本大洋的作品開始,我就著迷於鬆散的線條。也許鬆散的線條和構圖讓我從故事抽離,去留意畫面的結構。同時間我所喜歡的作品,通常鬆散而不草率,局部描寫細膩、人物造型和表情豐富、寫實與誇張並存。就《Piero》來說,Baudoin也屬於「鬆散派」。他的線條可以很精煉交待輪廓,但同時又以鬆散的線條去打陰影。

1/02/2010

混沌與秩序:從20091231235959到20100101000000

2010聽上去像一個未來的年份,但是我們無需坐時光機,也到達了未來。

除夕到鐵塔去倒數。我的節日心態只有30%左右。不過難得在外地生活,就算沒得參加聚會,也想看看巴黎人怎樣過節。為免凍僵,我跟嘉露十時半才出門,打算逛至凌晨便打道回府。

我打算徒步至河邊再乘火車到鐵塔。這一晚的公共交通是免費的!我特意穿過一些比較多遊客的街道。可是這晚所有的店都關了,只剩下一點點燈飾。寥落的路人三五成群,好像正趕往派對。好些年輕男女情緒高漲,一邊走一邊叫囂。

經過第五區的景點萬神殿,這帶小山丘的最高點。幾十棵聖誕樹放在殿前廣場上,但對於這麼大的建築,好像成了花園前的矮樹。只有數個遊客在場合照。

到了河邊,順道到聖母院看看。一隊街頭樂隊在巨大的聖誕樹下表演,引來不少人圍觀。其實他們一年三百五十六日都在此招呼遊客,真敬業樂業。

原本打算搭火車到鐵塔,但火車在每個中途站都停很久。距離凌晨還有十五分鐘,火車更在Invalides站久久不動。我想乘客已經進入了一個博弈形勢:如果大家合作,靜待在車廂裡,那麼火車就能順利開動,並趕及凌晨前到達鐵塔。可是現實裡頭有人等得不耐煩,打開車門(車門的開關是手動的)離開車廂。然後隨著時間原來越緊,越多人覺得沒有機會趕到鐵塔倒數,索性離開火車。我也不想在火車上倒數,錯過鐵塔的燈光表演,所以在最後五分鐘下車,跑到附近的橋上,剛好趕及鐵塔燈光表演:只是一堆有顏色的燈泡閃動而已……法國人環保嘛!

因為沒有TVB帶領,人們都以各自的手錶倒數,所以踏進凌晨那刻的過程相當模糊。汽車長按響號,街上的人相當興奮,很多人都有酒旁身。我們跟身邊的義大利人握手,他們跟我們以普通話講「你好嗎」,彷彿黃皮膚的人一定聽得懂。

有人在馬路上放小型煙花。

這晚無論搭公共交通或自己駕車都不好受!

我們徒步到鐵塔,打算在對面的公園直接搭地鐵回家。一年裡面只有這天才能見到那麼多年輕人在街上。有些人手執不知名的旗(黃南紅白色還加上徽章)在路上奔跑,其他人會擁著他歡呼跳舞。

過了十二點,街上仍是鬧鬨鬨。經過一個火車站,所以我們換了個主意,搭火車再轉地鐵,以最快速度回家。怎料火車一個小時才一班!我們唯有改變策略,走到地鐵6號線,因為6號線可以直達13區。

街上面有一些攤檔售賣酒,十歐一瓶,賺到笑!也有些外賣車賣熱狗和小吃,熱辣辣香噴噴!



警察在好些街角看守秩序,遊人把他們當佈景板拍照,他們也樂於與民同樂。

到了最近的6號線Bir-Hakeim站(《巴黎最後探戈》那條橋)。那裡實在太多人了。地鐵站工作人員把閘關上,一個一個的放人內進。這對安全非常重要,如果任由人群進入站內,肯定很多人會被擠到路軌上!可是不見得地鐵會把班次加密,所以我們便多走五百米到下一個站Dupleix,看看能不能容易一點進站……人山人海的情形一點也沒變!已經一時有多,我們馬後炮說:「早知剛才就等火車啦!」

我們最後選擇騎單車回家,對我來說不是很吃力,但對嘉露就有點crazy。我們沿著6號線繼續走。到了下一個站Le Motte-Picquet,發現行人好像很輕鬆的進站,我們也放棄了單車進站。事實上6號線仍是擠得水泄不通,不過這個站同時有8號跟10號線。我想起了十號線也可以達到家附近的其他站,所以隨著人群擠到月台,再擠進車廂。人雖多但秩序還可以,人們只是從後向前擠,沒有刻意爬頭打尖,也會先讓人下車。有人在狹窄的通道上強行前衝,不斷碰撞迎面而來的路人。結果有人看他不順眼,從旁往他身上伸一腳。被踢的男人也許喝了酒,跌跌撞撞的穿過了通道,茫無頭緒誰踢他一腳。這種「正義感」讓我大開眼界。

我們差不多兩點才回到家。嘉露說下一年打死也不會再出門倒數,她說她從來不覺得這些日子有甚麼意義。我打從一開始也沒有期望有甚麼特別事發生,所以也不會覺得失望。我想2010到來那刻的歡愉,好像只能屬於遊客、或那些年輕男女、或身上有瓶酒或一筒煙花的人。讓我無從投入的,到底是異地文化?還是節慶所代表的季節時令?自從來到這裡之後,我好像失去了時間觀念。不單只時間,我好像跟很多東西都失去了聯繫。

我想起了正在讀的一本小說,Nancy Huston的《Nord Perdu》(迷失的北方)。作者二十幾歲從加拿大移民到法國至今超過二十年,生命剛好有一半在家鄉、一半在法國度過。在法語裡面,Grand Nord(大北)意指加拿大,而「Perdre le nord」就指迷失方向。作者巧妙的一面介紹有關「北」的語句,一面表達她作為移民,心理和文化上無處著落的感覺。她細膩地反思自己的移民身分:對於法國人來說她是局外人,對於彼鄉加拿大人來說她也是局外人。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也覺得自己在局外。她有一句寫得很貼切:「有時候家鄉的人問起我在這裡的生活,無論我的答案如何,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所差無幾,因為他們沒有這裡的生活環境去理解這裡的文化。」她還有更精警的一句:「有時候,我們會以『文化衝擊』為由,掩蓋我跟家鄉、父母、朋友之間的不咬弦。『文化差異』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其實我對社會事務的感覺更強烈。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我第一次用全中文打這個日期),巴黎的報紙似乎沒有太多「新年新氣象」的狂喜,平實地跟進現有的國際事件,如「伊朗反政府示威」,或帶來壞消息如「巴基斯坦炸彈襲」,或勉強算是好消息如「歐盟理事會輪到西班牙出任主席國」。西班牙能否在經濟危機之中,團結歐洲各國去落實一月一日生效的《里斯本條約》?此事跟我關係比較直接的,是BNO的身份問題。我已瀏覽過英國在巴黎的領事館網頁,了解更新過期護照的手續。我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用BNO申請下一次的法國居留。中國經濟力量在歐洲所向披靡,但文化形象落後日本甚遠之餘,人權狀況更如過街老鼠。所以坦白的說我並不享受Chinese這個「朵」。我未能選擇自己的膚色,我對此也無所謂,但如果有得選擇身份,我會以香港人自居。這不盡是驕傲,我心知香港有多漂亮和醜惡。但現實裡辦理官方手續,我得表明自己的國籍,往往並沒有「香港」這個選項。那麼我寧願出示BNO做個British(Overseas)二等公民,也不做共產黨專政的Chinese。2010,盼香港和中國有振奮人心的政治進步。